自动化会夺走工作吗?
新科术有助公平竞争,还是自动化会夺走我们的工作并加剧不平等?根据世界顶尖经济学家的说法,答案介乎於两者之间。
header.search.error
新科术有助公平竞争,还是自动化会夺走我们的工作并加剧不平等?根据世界顶尖经济学家的说法,答案介乎於两者之间。
一方面,有些人们担心科技创新会在所谓的「发达国家」和那些没那么发达的国家之间造成巨大的不平衡。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為,缩小这差距是确保科技创新惠及所有人的一种方式。
罗拔·默顿(Robert Merton)认為,科技进步令进入经济关键部分的途径民主化,尤其是金融体系。「今天世界各地都正在经歷金融科技、运算能力及大数据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并推动金融创新大规模实施,有望大大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默顿认為,这实际上有利於目前没有得到全球金融体系服务的人。
但是,这也不是完全正面的。諾貝爾獎得主米高·斯彭斯(Michael Spence)说:「在战后大部分时期成功的增长模式都是基於高水平投资和与全球经济联繫的增长模式。」没有丰富天然资源的国家通常会将经济产出投放在製造业。随着数码经济兴起,这些国家面对更大的落后风险,因為它们依赖劳动密集型的製造和组装生产,例如服装、纺织品、鞋类。
受影响的是工作可以被机器取代的人。
在討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的未來時,斯彭斯甚為擔心那些可以與機器一起工作的人與那些因缺乏必要技能而落伍的人之間的差距。他說,對於受過教育的人來說,「機器可以互補,可以增加你的能力。受影响的是工作可以被机器取代的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罗·罗默(Paul Romer)认為,至少就公平竞争而言,监管与科技进步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如果正确的规则和规范伴随着这些新技术,那就可以充分被使用,而不产生有害的副作用。当一个社会探索新科技,我们需要明确地思考制定规则和规范的问题。」
我们要像探索新科技一样,明确地思考制定规则和规范的问题。
罗默认為,维基百科是推动惠及眾人之科技增长的完美典范。这与其他主要受广告模式驱动(并受其所限制)的科技创新领域相反。罗默说:「唯一的方法是,如果我们透过政府採取行动并说,『你们要停止做坏事,要做对每个人都有好处的事』,那我们就会获得更多像维基百科这样提供有价值服务的科技。」
「如果我們不小心,科技就會加劇不平等。全球排名前 20 位的科技企業都位於美國和中國」让·梯若尔(Jean Tirole)指出。「科技领域的价值创造基本上在两个国家发生」他补充道。「这会在国与国之间造成相当程度的不平等。」国内亦反映出这种模式。「很多人会从科技领域中得益,但他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
这归究於不平等,就此,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表示同意。取得平衡的唯一方法是教育。「终身学习在当今经济中绝对必要,因為我们需要的知识类型变化非常快。」
终身学习在当今经济中绝对必要。
皮萨里季斯说,归根结底,核心就是有目的地包容。他说,我们必须「避免将任何职位被移除的负担转移到一小群工人身上。在这点上,我觉得政府政策有很重要的角色去在处理不平等问题,和帮助那些因為被工种淘汰而需要过渡到新工作岗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