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破坏是全面的,无论如何都应该避免。但是,经济学家能否建立出可持续的预测方法来预防未来的危机?还是我们在自欺欺人?
header.search.error
金融危机的破坏是全面的,无论如何都应该避免。但是,经济学家能否建立出可持续的预测方法来预防未来的危机?还是我们在自欺欺人?
我们可以如何避免另一场金融危机?
縱觀歷史,金融危機屢屢發生。最著名的一次發生在 1929 年,最近一次發生在 2007 年,後者的影響至今仍然可見。
「我們知道銀行業的歷史就是金融危機。」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家在紐約市接受訪問時說。「為甚麼我們認為在 20 世紀末不會再有金融危機?這非常愚蠢。」此人就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金融危机的讨论中,他表达强烈意见,并与其他经济学家多次指出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是谁造成金融危机,还有受害最深的正是基层。
大蕭條從 1929 年 10 月開始並在所有工業化國家造成 10 年蕭條,而斯蒂格利茨作為在大蕭條中成長的孩子,深知道歷史是會重演。最近期的金融危機始於 2007 年,即使當時有些人可能預測到金融危機出現,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拔·席勒(Robert Shiller),但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这预测。席勒说:「这反映了人性。当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兴奋,部分人会赶着入市,然后价格就会升得更多。不过这升势不会持续。泡沫最终还是会爆破。」
人们不知道他们买卖的是甚麼产物。基本上,这就是它的运作方式。
席勒反对市场应该不受干扰的信念,并提倡不同类型的监管,以及创立新的金融市场和机构。「我们所需的是鼓励而不是敌视金融创新的社会,但应抱怀疑的态度,且牵涉政府监管机构作出调查防止欺骗等非法行為。」他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宾治·霍姆斯特龙(Bengt Holmstr?m)強調,重點是要依靠正確診斷來避免未來危機。「這對未來的一切都有幫助。」他說。「人们不知道他们买卖的是甚麼产物。基本上,这就是它的运作方式。」
我们能否从过去汲取足够的教训来预测潜在的新金融危机?一位致力於塑造预测方法的人就是諾貝爾經濟學家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Engle)。恩格尔有别於他的部分同事,他不责怪银行家。
他说:「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在承担这麼大的风险,就不会这样做。」恩格尔解释:「人们看不到长期风险是甚麼,只看到短期风险。我们称之為风险短视。如果风险真的保持相同水平,那是一回事,但如果从那个水平发生变化,情况就会变得更差。」所以他对金融危机的其中一种理解就是要改善风险管理。他说:「要作出更好的决定,减少错误,避免将来发生同类事件。」
我认為国家之间需要有更多合作,财政政策要更加灵活。
恩格爾被譽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計量經濟學家,分析全球計量經濟學模型和企業業績。在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創立的波動度研究所(也稱為 V-Lab),他和同事每天運算 60,000 個計量經濟學模型。他們為求提出更好的風險衡量方式,從世界各地的市場收集數據,以測試和證明理論,探索波動度如何不時變化。
恩格爾預測,下一個潛在危機可能發生在亞洲金融行業。他亦認為歐洲在重建其金融行業結構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就是為甚麼我认為国家之间需要有更多合作,财政政策要更加灵活。」
在一个几乎所有国家都透过商业、银行系统或股票市场互相联繫的世界裡,一个国家的变化可能会对另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今天,恩格尔只能预测出未来的一天,但他的最终目标是能够预测未来几个月甚至一整年的风险。
「想知道如果再次發生金融危機,拯救全世界整個銀行體系要多少錢嗎?今天,這個數字大概是 3.5 萬億美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他承認這數字不像 2008 年和 2009 年那麼龐大,但仍是大得令我們應避免金融危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