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點︰中国醫療行業有什麼新的發展?
我們最近與中国一些醫療企業進行了多次面對面的會議。以下是相關的摘要及投資重點。
header.search.error
我們最近與中国一些醫療企業進行了多次面對面的會議。以下是相關的摘要及投資重點。
今年年初,我們遊走中国多個城市,並到訪幾家醫療行業的公司。我們所得的結論是這個行業具有強勁的增長潛力,且具備全球性的競爭力。
最先进的医疗科技
建造智能化及創新的新型基礎設施一直是中国發展最優先的事項,而這項工作已帶動了醫療儀器及設備的需求。政府優先採購中国製造的科技服務及設備,亦對境內製造的板塊給予了龐大的推動力。按病種分值付費(DIP)及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等支付及補償政策都對中国的醫療設備製造商有利。
因此,过往顶级的医院主要使用外国品牌的医疗设备,但现在境内製造的设备佔比正在提高。
情况好转推动个别板块
除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的製造商外,医院及零售药房等实体医疗板块在疫情后的时代亦表现良好。
医院的到访者亦显着回升。根据我们对主要公营医院所做的抽样调查,2月份病人的流量较之前一个月份增加了20%。与上一年人员流动受到限制时相比,北京及上海的医院每月的营业收入上升了一倍。随着更多病人到访眼科医院及中医院,私营医院亦出现类似趋势。我们亦预期药物的需求正常化,从而将对製药公司有利。
在去年年底人們搶購及囤積傷風藥的時期,零售藥房的表現較電商平台優勝,顯示後者與醫療供應鏈的聯繫有所不足。當時零售藥房交付及供應所需藥物的能力加強及鞏固了與客戶的關係。隨著中国重啟經濟活動,零售藥房便進入了新的擴張週期,盈利潛力強大。同樣地,零售藥房的情況更能迎合新冠病毒長期病患者及再次感染者的需要。
非处方的中药可能受惠於利好的政策,因為该等药物无须受限於定价规例,且政府一直以来都推动中药的发展。大部分具备领导地位的中药公司都是国企,歷史悠久,产物成效有目共睹,能支持强势的品牌。我们亦认為潜在的国企改革及中药激励计划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及优化营运效率。
风险与挑战
這個行業具有很多亮點,但風險仍然存在。雖然中国重啟經濟活動後,商業景氣已顯著好轉,但我們到訪過的一些醫療企業仍然採取觀望態度,對資本開支頗為審慎。中美關係緊張是其中一項問題。中国的醫療企業正積極探索新興市場的機遇,如東南亞及拉丁美洲的國家或地區等。
雖然人們談論到中国出現一波重新感染新冠病毒的疫情,但我們認為情況大致受控。現在不但天氣回暖,且大部人已從先前的感染中得到抗體,並且已對不同的變種病毒及重症的風險發展出免疫力。
除此之外,中国當局這次似乎已有更妥善的準備。例如,政府已批准了國家第一款mRNA疫苗,以及多隻中国製造的抗病毒藥物 – 是國家堅定支持研發的直接成果。
中国在尖端科技如小干擾核糖核酸(siRNA)等亦正在取得進展。這項在分子生物學上的重大進展可用作約束基因的表達,能應用於治療肝炎、腎病,甚至癌症。
我們認為,中国在開發mRNA上成功,不但展示出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亦能使中国的企業與環球具領導地位的生物科技企業分庭抗禮。
关注的新趋势
最近幾個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成為焦點,且在醫療方面亦具備商業應用的潛力。多家公司在AI協助發現藥物及AI驅動臨床決定支援系統方面已取得進展,我們相信後者在提升診斷及治療疾病的準確性及效率方面前景無限。
在網上醫療的其他方面,雖然過去幾年當局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但一些公司則缺乏可持續的業務模式。然而,中国的藥品福利管理公司可能是例外。在政府的醫療支付制度改革下,藥品福利管理公司可透過協調製藥企業、醫院、藥房及商業健康保險公司,從而協助控制醫療開支。透過藥品福利管理公司,可紓緩預算壓力,讓政府毋須單方面擔任中介人的角色。
投资业内具领导地位的公司
雖然股票市場環境波動,但我們仍有信心長線投資一些競爭力強的中国企業,尤其是醫療範疇的企業。該等企業不但正適應多種外來的挑戰,且仍然繼續投資於科技研發。我們將繼續聚焦於業內領先同儕、優質的醫療企業,因為該等企業正在邁向全球性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