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中国股市今年的表現會與 2023 年大相徑庭嗎?
反思今年我們認為中国股市前景更加樂觀背後的諸多原因
header.search.error
反思今年我們認為中国股市前景更加樂觀背後的諸多原因
回想去年第一季度,時值疫情後,市場對中国投資的信心非常正面。然而,樂觀情緒並未持續,股市在春季後大多下跌,讓投資者在去年剩餘的時間裡感到沮喪。這種悲觀氣氛一直延續到 2024 年。
如今,以滬深 300 指數衡量的中国股市較三年前的峰值下跌了約 40%,但自 2 月份以來,指數一直在攀升。雖然僅僅一個月的資料無法代表上升趨勢,我們依然相信復甦可能正在醞釀之中。任何正面驚喜都可能帶來反轉,使 2024 年成為去年的鏡像。與去年相比,我們對中国股市更加樂觀出於多個原因。
政策法规
首先,中国监管環境的基調已發生變化。中国的法規就像鐘擺,中国的法規往往會從一側擺動到另一側。兩三年前宣布的一些規則和控制措施正在被取消,行業反彈和經濟放緩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方向性轉變似乎很緩慢並且需要時間。
儘管如此,投資者很容易過於關注過去造成的損害,而沒有意識到监管已經放鬆。比如去年底發佈的一項網路遊戲新規草案在引起巨大的市場反應後,很快被擱置。這表明,當高層政策制定者對监管的態度實際轉向時,投資者情緒仍然極其悲觀。新規草案公佈後的一個半月內,共有 322 款遊戲獲得批准。
更广泛而言,政府正在更加积极主动地提供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援。儘管人们对大规模刺激计划的兴趣有限,但近几个月来相关部门公布并强化了针对性措施,包括削减银行準备金要求和利率、為未完工的房地产专案融资以及透过国家投资工具购买股票。
最近的兩會明確表明,政府正在優先考量增長,兩會是關注經濟目標和政策訊號的關鍵政治事件。政策制定者將今年的 GDP 增長目標定為 5% 左右,並承諾透過轉變現有發展模式,使經濟走上可持續增長道路,同時緩解房地產危機和地方債務問題。除發行預算外的 1 兆元人民幣的超長期特別政府債外,擬議刺激措施還算溫和,在預期之內。有人呼籲採取大規模刺激措施或大膽的政策轉變,以在短期內提振仍然疲軟的經濟並在長期內解決結構性失衡。他們可能會失望。
考慮到提出的所有內容,市場對刺激措施的反應一直很冷淡。今年的額外刺激措施與 2008 年和 2015 年相比並非一個級別,但規模似乎並不是決定因素。從表面上看,當前的困境是一個信心問題。
中国人在過去三四十年裡建立並積累了大量財富,即使不淡化過去三年房地產市場蒸發的財富,家庭財富仍然可觀。國內旅遊現狀可以作為快速參照物——自 2018 年以來,旅遊活動每年增長 5-7%,今年農曆新年達到 2019 年水平的 120%(來源:中国文化和旅遊部、Wind、瑞銀估計)。
财富并没有转化為大宗支出或长期投资,因為缺乏信心可以说已成為公眾和部分公司家面临的困境。公司家处於观望,而非积极投资、掌握未来机会的状态。儘管政策制定者承诺提供支援,要重建消费者和公司信心仍需採取更多行动。一旦信心恢復,刺激措施的影响将比现在大得多。
從某種意義上說,全球投資者與中国消費者和企業家的感受是一樣的。國際資金正在撤離股市,導致配置中国的資本處於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外國直接投資呈下降趨勢,去年曾短暫出現負值,但淨值很快回正。我們不太擔心資本外流本身,因為中国銀行體系發達,流動性充裕。然而,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金錢。中国企業從與外國企業的合作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而交流的減少作為一種倒退,應予以扭轉。
公司策略的变化
中国企業往往具有韌性,能夠透過新策略快速適應不確定的增長環境。許多公司現在正在國外尋找新的增長機會,在國際市場上與知名的全球品牌競爭並取得成功。還有的公司則著眼于控制成本並使運作更加高效和精簡。
换言之,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股票回报率下降。缺乏相關性可能有些令人困惑,但中国電訊服務營運商即為佳例。此類公司的增長率長期以來一直低於 10%,但近期總體回報良好。
此类公司正在寻求各种方法来实现盈利增长并改善现金流。许多公司有效地实现了部分运作之自动化并削减了成本,从而能够透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将多餘的现金返还给股东,帮助提振股价。这告诉我们,管理最好的公司能够适应低增长环境,并蓬勃发展。
最佳投资时机
過去,人們對投資中国過分具有信心,估值過高有時很難證明其合理性。情緒往往會領先於現實。但現在市場上流傳的說法是中国投資案例的崩潰。這種說法似乎過於悲觀,並且在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有吸引力的股票估值和具有強勁增長潛力的大型經濟體等三大要素下,這些悲觀情緒顯得不合理。
毫無疑問,透過中国股票產生超額報酬已變得更具挑戰性,但這裡仍然存在大量的投資機會。找到這些機會需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從而確定下一個領導企業,即擁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
我们始终关注拥有成熟的差异化商业模式和充足财务资源的实力型公司。这些公司往往能够度过困难时期,并在之后出现更强劲的反弹。相比短期井喷式增长,我们更看重长期永续增长,因為前者的短暂性通常反映為股价虚高。当过高的投资情绪与高期望相遇时,估值就会达到很高的水平,而这是我们试图避免的。
歷史告訴我們,最佳投资时机是預期和估值較低之時。我們認為,該資產類別反彈所需要的只是意外的上行,並且我們可能會看到中国股市去年情況的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