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阿巴希·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對經濟學家處理和使用數據的方式產生的重大改變負上部分責任、曾出版多本暢銷書籍,並獲得了經濟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但他仍是一位拒絕歌頌自己職業的經濟學家。對於巴納吉來說,研究總是在發展、總是在改進,總是在接觸更多的人。你應該不會看到他短期內停下來居功自傲。

阿巴希·巴纳吉的照片

阿巴希·巴纳吉

2019 年瑞典央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摘要

出生:1961 年出生於印度孟買
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
奬项:2019 年瑞典央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獲得)
获奖研究:全球扶贫实验研究法
以食為药:除了8本經濟學著作外,他也撰寫了一本食譜《Cooking to Save Your Life》
研究夫妻档:他與其妻子兼長期合作伙伴艾丝特·杜芙若(Esther Duflo)共同獲獎,成為第六對共同獲獎的夫婦
新鲜观点:在他获颁博士学位后,他试图把经济理论、模型及故事联繫到印度人民的一些实际情况,这些情况引导他在职业生涯中专注於贫困问题。

小群体更能代表大眾

巴纳吉与共同获奖者艾丝特·杜芙若?(Esther Duflo)和麦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被視為實驗經濟學的先驅。以隨機對照試驗(一種類似於醫學臨床試驗的方法)作參考,他們進行了較小規模的實驗,針對原本複雜的問題採取具體行動。

巴納吉說:「我們通常以數以百萬計的人為對象,而非 68 個人之類。所以,這只是研究對象規模的大小之不同,引起了很多統計與實施上的問題,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努力去解決。但說到底,個中的基本原理非常相似,即我們要確保我們以一樣的方式選擇受益人與非受益人。因此,我們可以合理聲稱,如我們發現這兩組人的行為有差異,那就是干預的因果效應。」

巴纳吉不一定会认同他专业中的流行思想,但相比归类為不同的思想流派,他的想法更為深入。他认為多数经济学说实际上不适用於现实世界。

他说:「好的经济学说应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连,但很多经济学说所描述的世界却是人们非常精於计算、极度自我中心且非常擅长预测行為后果。我不认识很多这样的人。」

好的经济学说应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相连。

对巴纳吉而言,世界的运作是更微妙。在他眼中,有更多证据表明我们有更大空间去尝试做符合社会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的事情。

他说:「政策须有大眾支持才能得以制定,我认為若人们一直误解个中的经济原则,政策便会统统错误。我们可以做尽一切研究,也可以声称这就是所需知识,但直到民眾认為我们说的东西有用,这些知识才会有效。」

小额信贷会带来微观利益吗?

在 2000 年代初期,小額信貸的概念大受歡迎。這想法是透過向無法取得抵押的人提供非常小額的資金,讓他們可以開展或擴充業務。在還清欠款後,這些資金可以回到資金池中,幫助其他人脫貧。儘管看到這方法的確有其存在價值,巴納吉仍然質疑這類計劃的評估。但小額信貸界拒絕了他們需要提供證據的想法;他們認為自己的產品本質上是好的。

他说:「我们终於顺利说服小额信贷组织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针对这问题,我们的研究给出了首个真正可靠的证据。那研究亦受到很多人敌视。我们发现,至少对於中位数水平的人来说,计划对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毫无作用。」

儘管巴纳吉和合作研究员并非试图证明这些计划没有用,但他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其实将大部分贷款用於购买产物,例如雪柜和电视等东西,而非用於开展或扩充业务。

「这样做并没有错,他们的生活可能因為有了电视而变得更美好,但并非把我们从贫困祸害中拯救出来的变革性因素。他们把钱花到别的东西上,且并没有变得更富有。」

他们研究的第二步是重新查看接受过小额信贷的人几年之后的状况。巴纳吉说,他们当时其实没有期望会从这些数据中发现甚么,但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我們發現,雖然中位數水平的人的確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有 5% 的人通過再獲得幾年小額貸款而確實有所轉變。這種好處並非最初聲稱的那麼普及。而是非常有選擇性的。事實上,這些人是本身已經在經營生意。」

这些见解有助改进计划,在选择程序和衡量成功的方法两个方面亦然。

气候变化的成本:谁人会為此结账?

巴纳吉另一个专注的领域是气候变化,以及它如何更严重打击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世界温度不断破纪录,达到不宜生存的程度,对许多国家而言,这不但破坏农作业,也為人民带来浩劫。工业化国家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因,温室气体排放正在加速气候变化并导致热浪、乾旱及具重大破坏性的巨型风暴。

他说:「我认為气候变化的辩论需要着眼的是,我们要认真思考要如何处理气候变化中的受害者。如果我们任由气候变化发生且不採取任何行动,很多赤贫的人将受害。如果我们提高能源价格,真正受影响的也不会是有钱人,只有穷人才会受影响。那麼,你应如何补偿这些人?」

這是很多人、組織、政府及非牟利機構的提問。事實上,氣候賠償 (Climate compensation) 已加入 2022 年的第27屆聯合會氣候變化會議 (COP27)談判中;聯合國也史上首次製訂旨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氣候協議和基金。如何補償、金額多少,這些安排仍然是需要更多研究的領域。

「过去十年我所做的很多研究是有关设计对抗贫穷的计划。在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与我们将如何补偿人们之间,需要有明确的沟通。」根据巴纳吉的说法,第一部分是设立全球赔偿基金,这正是联合国在积极推动的。他所说的第二部份是确认国家内的受害群体,最后是实施发放补偿的规则。

「即使在国内这议题都会非常政治化,因為每个人都会说自己也是受害者,而我们终须作出决定谁是真正受害者。我认為我们也需要為此建立知识基础。」

如果我们任由气候变化发生,很多赤贫的人将受害。你应如何补偿这些人?

让直觉引导你?

在巴纳吉获颁博士学位后,他感到所学习的经济学与他成长的世界脱节。他开始探索如何把经济理论与他所认识的群体连繫起来,尤其是他年幼时在印度目睹於贫困中生活的那些人。

他说:「我开始瞭解到人们可以如何讲故事,我们又需要甚麼来讲述这些生命的故事。

這也是他們成立 Abdul Jameel Latif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J-PAL)背後的部分動機,J-PAL 是一個專注於減少貧困的組織和研究中心。J-PAL 於 2003 年由巴納吉和杜芙若以及森德希爾·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創立。現在,他們的辦事處遍布世界各地。

他說:「設立 J-PAL 是為了鼓勵善用高質素的證據,以助制定更好的扶貧政策。那句話有點拗口,但這確實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嘗試鼓勵人們創造證據,而且我們亦會從中總結。当证据表明研究值得扩大规模时,我们会尝试与政策制定者一起实现这目标。」

当证据表明研究值得扩大规模时,我们会尝试与政策制定者一起实现这目标。

根據巴納吉所說,J-PAL 已進行約 1,100 個活躍的隨機對照試驗。這許多小規模的實驗,致力於建設一個更快樂、更健康、更富裕的世界。現在,他不介意自己被反覆詢問同樣的問題。相反,他很高興人們正在探討這些問題。

他若有所思地说:「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之一就是将这些探讨成為日常话题。我学会了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或许这是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

為何各国必须找到更好的经济增长方式?

聽聽米高·斯彭斯(Michael Spence)的想法,了解各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產生長期積極影響。

更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