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

由於對關稅和滯脹的擔憂升溫,全球股市在上週末暴跌,這表明避險情緒正籠罩市場氣氛。事實上,在截至週一的四個交易日中,標普 500 指數下跌了 2.9%,而 VIX 指數從 17 大幅飆升至 22。在亞洲,日本、韓國和臺灣股指的跌幅最大,在川普總統宣佈對進口汽車徵收 25% 關稅後,分別下挫 5.5%、6.2% 和 7.0%。川普總統週末對俄羅斯和伊朗表達不滿,這有可能使地緣政治因素成為繼關稅後引發避險情緒的另一來源。

儘管新一輪關稅可能主要針對中國,但投资人(尤其是亞洲投资人)應冷靜下來,謹記也需要根據中期的積極因素調整他們的資產配置。但短期威脅是不爭和重大的事實,波動性飆升——就像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那樣——在未來幾週甚至幾個月內是無可避免的情況。

因此,投资人(尤其是亞洲的投资人)可以受益於在經濟體和行業敞口方面精挑細選,以減輕避險情緒飆升帶來的衝擊。例如,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實際上在美國加徵汽車關稅後僅下跌了 2.7%,MSCI 印度指數尤其表現出韌性。在亞洲,我們專注於具有強大結構驅動力、合理或更佳估值,以及可能不太受關稅嚴重影響的市場。

亚洲的主要护城墙:臺湾和印度。 儘管我們最近對亞洲(日本除外)和中國科技板塊的觀點也轉為中性,但對全球人工智慧(AI)主題仍然充滿信心。在臺灣,我們見到了該地區最佳的科技機會,並將其評為“最具吸引力”。儘管過去兩年盈利成長強勁,但 MSCI 臺灣指數相對來說仍然便宜,與 MSCI所有國家環球 IT 指數相比折價 40%。科技股佔MSCI 臺灣指數的 80%,這些股票是美國和中國大陸科技公司強勁AI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儘管受到關稅相關波動的影響,但臺灣股票提供了一個誘人的管道,可以受益於中期內具韌性的AI主題。

與此同時,印度股市提供了不同的利好因素,我們認為印度“具吸引力”。我們預計,強勁的國內成長可能會推動2026財年(2025年第二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的盈利成長回升到 15-16%,隨後在 2027 財年略微回落至10-15%。儘管近期關稅擔憂在一定程度上蓋過了印度股市的基本面優勢,但我們認為印度官員正在努力通過降低關稅和增加從美國購買能源和國防產品來滿足美國的需求。關稅擔憂緩解將使估值企穩並反彈,結合盈利成長在疲軟的2025 財年過後復甦,印度股市可望強勁反彈。金融和消費股是我們看好的板塊。

东南亚市场也具吸引力。 儘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股票市場交投並不那麼活躍,但強勁的國內需求和具吸引力的估值應會提振相關股票;我們認為這兩個市場都“具吸引力”。馬來西亞股市應會受到穩健 GDP 和盈利成長以及具吸引力估值的支撐,MSCI 馬來西亞指數的估值低於其歷史平均股價淨值比。MSCI馬來西亞指數還提供 4.4% 的可觀股息收益率,並通過持續的數據中心建設來投资AI主題。與此同時,菲律賓股市似乎將受益於貨幣政策寬鬆預期,最早可能在本月恢復降息。今年 9% 的具韌性盈利成長,加上降息預期以及從 3 月下旬開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200 個基點,有望與相較歷史和區域水準具吸引力的相對估值發揮協同作用,從而提供可觀的報酬。我們看好股票報酬率可持續的大型銀行,以及成長具韌性的精選企業集團。

不要忘记行业重新定位。 我們對中國和新加坡均持中性觀點,但投资人應注意確保他們在這兩個市場的風險敞口投资於正確的細分市場。對於中國,我們認為,最近 DeepSeek 激發的樂觀情緒已經在短期內結束,因為這種具有成本效益的 AI 模型需要時間才能轉化為更廣泛的經濟效益。現時長期持有中國股票的投资人可以尋求進行再平衡,轉向更具防禦性和高股息收益的國企,例如銀行、電信、公用事業和能源公司。

在東南亞,新加坡股市今年表現相對優異,因為其銀行受益於政策利率長期走高的市場預期。隨著對成長的擔憂浮現以及市場預期轉鴿,我們預計房地產投资信託基金將在短期內跑贏銀行。

Disclai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