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投资
逻辑与创意思维兼容并蓄
header.search.error
逻辑与创意思维兼容并蓄
金融世界充斥著大量數據與數字,使人不禁受到誘惑,期望透過構建精細而複雜的量化模型來發掘投資機會。然而,Angus Muirhead主張,基本面投资終究需要科學與藝術的兼容並蓄,兩者缺一不可。
理解公司的财务报表、计算股票估值,并结合对产业、公司、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基本面分析,这些都是投资组合管理中进行证券筛选的关键依据。
乍看之下,这些领域似乎完全建立在数学和规则导向的框架之上;如此一来,逻辑的一致性与精确的应用理应能為股票之间的相对价值提供最佳估算,进而构建最佳投资组合,难道不是吗?
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看法未免过於狭隘,简化了这项工作的深度。歷史虽然為教给我们有关未来的宝贵教训,但始终并非精确无误的导航工具,无法直接指引我们的前行之路。
投资的「科学」同时蕴含着一种阴柔的特质,展现出有时甚至源自「直觉」的「艺术」或「模糊逻辑」,需要用上一套截然不同的技能组合。此外,创意思维与对人类心理的理解至关重要,有助我们洞察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為,并评估各种潜在情境及其对投资者的影响。理解数学与艺术的双面特性及其相互依存的共生关係,实乃一门精湛的技艺,值得我们持续探索与深耕。
未雨绸繆,抢佔先机
在对一间公司进行预测及其股权估值的过程中,潜藏着各种多样化的估算和对未来的假设。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一家公司究竟能成长到何种程度?它能佔据多少市场份额?在提升经营效率和优化资本结构方面,公司还有多少改进空间?此外,该公司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又享有多大的优势?它是否拥有定价权和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
釐清一间公司成长的所有可能性及潜在障碍,无疑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预测技术的颠覆性变化、竞争格局的变迁以及法规的调整,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系统性风险的性质和公司的具体风险。这一切都需要创造力,并且对各产业、技术、商业模式和策略有深刻的洞察。
將嚴謹的邏輯技能與所需的創意完美結合,產生對未來收益的平衡估算。接著,構建一個具備充分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以避免劇烈波動,同時保持足夠的確信持股,以實現超越市場的長期回報,這才是長期主题投资的真正藝術所在。
挑战有效市场假说(贰惭贬)
「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英文簡稱「EMH」)主張,資產價格已充分反映所有公開可得的資訊,而且這是一個動態、持續且即時的過程,因此,基於資訊的投資決策應無法獲利。
儘管这一假说在某种程度上具备成立的依据,且与投资的逻辑、科学与数学基础理念相契合;然而,这一理论仍存在若干明显的漏洞。举例来说,全球各地的股票交易所约有50,000支上市股票1。即使是具备敏锐分析能力的投资组合经理,面对如此庞大的股票数量,仍将面临几乎无法完成的挑战。他们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时间深入研究每一支股票,或因过度工作而感到不堪重负。眾所周知,见识浅薄、仅知大概,往往隐含风险。
我们寧可对少数几支股票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对眾多股票仅知皮毛。因此,将投资范围缩小至一小部分股票,尤其是那些具有相似特徵(如产业、技术、商业模式或主题)的股票,能够让投资者有更多时间进行深入分析和深思熟虑的判断。进一步来说,如果焦点足够集中,投资组合经理在业界和学界专家的协助下,便能够成為某一领域的专家。
因此,採取「纯粹投资」2的主题投资策略不僅能夠創造出對所偏好的主題高投資敞口的投資組合,還能將投資範圍壓縮到一個有利於獲取資訊優勢的規模。
深諳专业知识
产业与技术专长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产业背景和术语的深刻理解上。许多资讯中充斥着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致使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软体等多个产业的重要新闻标题,往往需要具备深入的产业洞察力才能真正理解。对某些市场参与者而言,某些新闻可能是惊為天人且具有宝贵价值的投资情报,但对其他人来说却可能毫无意义。
因此,即便「有效市场假说」(贰惭贬)声称所有投资者均可获得所有资讯,但无可否认的是,某些投资者相较於其他投资者,更能理解这些资讯的深层意义。以日常通勤的乘客為例,他们在面对延误和服务中断时,往往能迅速且有效地应对,这与首次搭乘火车的旅客形成鲜明对比。
正如这些通勤者在日常经验中所累积的敏锐度,我们的团队在专注的投资主题方面亦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外,在分析技术及产业特定动态时,团队更获得来自业界与学术界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的全力支持。
理性期望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某些方面与「有效市场假说」有着共同特徵,尤其是在其对於行為统一性和理性行為的假设方面。具体而言,该理论假设人们基於价格和稀缺性拥有明确的偏好,并根据这些偏好作出充分知情且以自身利益為重的决策。
然而,实际上,人们的行為却往往不理性,经常偏离这一理论。消费者经常被高价格所吸引,因為他们潜意识中认為,价格的高昂往往象徵着品质的卓越。除此之外,购买行為还受到怀旧情怀、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甚至是渴望与眾不同等内在驱动的影响。
正如被譽為「廣告之父」的Ogilvy & Mather創辦人 David Ogilvy CBE 所言:「消費者不會思考自己的感受,也不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更不會按照自己所說行事。」——這句話精確地揭示了人類行為理性化所面臨的複雜困境。
如果我們行動背後的動機與我們對他人所表達的,甚至與自己內心深處的認知存在不一致,那麼這或許能解釋為何許多表面上經濟合理的理論在現實中屢屢無法成立。若將經濟學視為一門「軟科學」,意指其核心在於研究人類行為,那麼基本分析與股票選擇的過程,或許更應被理解為一種藝術,而不僅僅是純粹的科學。換句話說,正如 Ogilvy 的同僚 Rory Sutherland 所言:「邏輯的致命問題在於,它往往導致人們走向與競爭對手無異的境地。」
创意思维
从表面上看,投资分析似乎冷静、合乎逻辑,并以数学為基础,这是大眾对经济学的普遍认知。然而,深入探讨后,我们会发现这一过程实际上更為复杂而微妙,并需要创造力、想像力及深厚的专业知识。这种涵盖分析、预测与估值的软科学,实际上是一门精湛的工艺。
在一个以逻辑為主导、数据分析日益量化,且愈加依赖人工智慧辅助工具进行选股的时代,证券分析更柔和而更富有创意的一面,无疑将成為创造超额报酬和发现独特价值的关键因素。